2015/06/19

屈原與香

    端午佳節總讓我們想到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--屈原,但大家一定不知道屈原是懂得享受天然芳「香」的浪漫詩人!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mypupil.org/2009/1223/quyuan.html
     一般人總以為「香」是香舖賣的「特級沉料立香」、「新山檀立香」、「惠安沉香立香」,是用來供佛、拜神、祭祖的香品。根據《說文解字》註解:「香:芳也。從黍從甘。凡香之屬皆從香。」「黍」表示穀物;「甘」表香甜美好。因此「香」的本義為「五穀的香氣」,後來引申為「凡是氣味甜美芳香的,都可稱為香。」  
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vividict.com/WordInfo.aspx?id=274
   人類使用香的歷史可追溯至數千年前,起初使用單一天然植物香氣來驅蟲、避穢、除臭、治病、或做為食物的香料之一。屈原在《楚辭‧九歌‧東皇太一》寫道:「蕙肴蒸兮蘭藉,奠桂酒兮椒漿。」《楚辭‧離騷》則如是描述:「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。」上古時代人們以天然香草烹調食物,將蕙草加入肉中、墊上蘭葉,用桂皮釀酒、椒葉製漿,以天然香料增加美味,引動嗅覺及味覺的感官享受。將香花芳草用於食材中,比起現代人的忙碌擾攘,以及強調「零污染、零農藥殘留、不添加防腐劑、無重金屬」的天然有機食物,古人的閒情逸致更符合舒活、慢活、樂活的身心養生概念!
 
        《楚辭離騷》記載:扈江離與闢芷兮,紉秋蘭以為佩。」在炎熱、傳染病多的夏日裡,利用秋蘭的天然香氣製成香包,草本精華的香味,既可驅蟲避害,亦令人心曠神怡,流傳至今成為端午節掛香包的習俗。現在市面上常見精油項鍊,可將喜歡的精油裝在小瓶子裡,隨時打開瓶蓋嗅息;佩上漂亮的配件與線繩,高雅脫俗,頗受女性喜愛。
     端午佳節,人們會在門口插上艾草、菖蒲和榕樹葉,用來驅邪、除穢、避毒。艾草是淨化空間時常用的植物,具有特殊的香味,可增强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,具驅蚊蟲、抗菌及抗病毒作用。菖蒲是常用的天然芳香植物,生于沼澤地、溪流或水田邊,葉叢翠绿,葉形修長如劍,全株芳香,可作香料或驅除蚊蟲。榕樹生命力強韌,是鄉野常見的植物,根據《南方草木狀》記載:「榕樹葉大如麻,實如冬青樹。幹拳曲,不可為器;其木稜理而深,不可為材;燒之無燄,不可為薪。以其不材,故久而無傷。」榕樹葉子被認為具有避邪功效。艾草、菖蒲和榕樹葉取得容易、且具避毒、除穢之效,因此成為端午佳節必備的避邪香草!
    幾千年前,香是常民文化的生活內涵,使用範圍包含著食、衣、住、行,芳郁的香氣,為尋常歲月增添更多的喜悅。屈原、賽龍舟、吃粽子、戴香包、掛艾草、白蛇傳、雄黃酒、午時水、立雞蛋,這些美麗且熱鬧的傳統文化與風俗民情,為端午節點起一縷悠情古香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